翻越翠绿的山头,蹚过潺潺的小溪,沿着山势而上,一面巨大的峭壁横在面前,“蝙蝠洞”三个大字映入眼帘,石壁下一棵棵茶树青翠欲滴。
初夏时节,记者徒步走进大别山腹地——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齐山深处。这里有一个石洞,因大量蝙蝠栖居,故称“蝙蝠洞”。洞外的一片茶园,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核心产区中的核心。
相传很久以前,一位采茶姑娘在此发现一棵神奇的茶树:新芽边采边发,越采越多。次日一早,姑娘再来,茶树已赫然不见,遍找无着。传说终究是传说,却成就了六安瓜片的美名,它采摘自茶枝嫩梢的壮叶,因叶片肉质醇厚,形似瓜子而得名,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。
【资料图】
“这里的茶树确实有年头,可以说这里是六安瓜片第一片茶叶落下的地方。”36岁的彭登灿站在蝙蝠洞下,骄傲地说。
彭登灿是麻埠镇齐山村齐云组村民,7年前回到家乡,继承了祖传的60亩茶园,并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“蝙蝠洞洞主”。
跟着父亲学炒茶、“拉老火”,向农学院的老师请教茶园管理,几年光景,这个厨师出身的小伙子已是国家二级制茶师,并被县里认定为非遗传承人。一改父辈制作的利润微薄的半成品茶叶,他把蝙蝠洞的六安瓜片做成了成品茶叶品牌——“齐蝠珍”。“今年春茶受天气影响,产量有点儿少,但我们严格规范加工工艺,保证高品质。”彭登灿说。
5月18日,彭登灿在厂房内整理茶叶鲜叶。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
在这个世代以种茶、制茶为主业的革命老区,高质量发展在一片片树叶中体现。“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六安瓜片产销的低谷期,种植管理粗放,工艺和质量都较差。”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万红回忆说,“我的父母也是茶农,当时的六安瓜片虽然号称名茶,却鲜有人问津。”
转变,从科技赋能开始。多年前,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把茶学专业直接搬进深山茶园,一批批专家、学生扎根深山,不断培育良种、改进工艺。
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试验站茶树种质资源圃距离蝙蝠洞80多公里,来自全国各地60余个茶树品种在此“争奇斗艳”,其中一片种着刚露头的茶苗。
这是5月17日拍摄的茶树种质资源圃里的“金裕一号”茶苗。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
“别看它现在小,以后可就厉害了。它叫‘金裕一号’。”试验站站长简少明告诉记者,这是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选育的茶树新品种,“出芽早、叶片肥厚,有助于提高瓜片的产量和质量”。
在金寨县全军乡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,一台装着微波磁控管的设备引起记者的注意。“农技专家研究出‘微波杀青’技术,大幅提升了茶叶炒制的效率和质量。”总经理陈阳说。
有了“智力”支撑,金寨县针对茶产业现实问题,各个击破,为茶产业“质变”谋划更深远的发展路径。2019年起,当地每年投入1.2亿余元支持茶产业发展。
——茶园散乱小,就重点建设高标准茶园,用绿色环保手段代替农药和除草剂,大力推进有机绿色认证。
——茶厂茶农缺资金、少技术,就出资补贴小微企业升级厂房和设备,推动大企业培训带动小茶厂工艺提升,开展各类“师带徒”活动和竞赛。
——茶叶出山难,2016年初,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贯通,为金寨和霍山两县15个乡镇打通了一条送出茶香的致富路。
——茶叶要销路,政府牵头,把广告做到高铁上、高速公路旁乃至网络直播间,为外出展示推介、开设直营店的企业给予奖补……
如今,深山老茶树焕新生。卢万红介绍,金寨县有20万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,茶叶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,全县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,2022年茶叶总产值达到13.5亿元,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。
面向未来,更多变化正在枝叶间悄然发生。比如夏秋茶被制作成高品质的黄大茶、篮茶、砖茶等丰富品类,越来越多农家乐挂起“茶体验”的茶旅融合招牌;再比如,越来越多“彭登灿”们注册抖音,一边推销自家茶叶,一边宣传家乡美景。
茶树不言,茶香飘万里。如今在蝙蝠洞下一棵老茶树的树干上,被系上了一个标签:“六安瓜片核心区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,编号:0001”。
这是一片树叶在大别山传奇故事的开始,也预示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。
记者:陈诺、朱青、屈彦